TOP TOP
一鍵檢索,隨時閱讀,隨時收藏 登錄 注冊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導綁定成員館

注冊成功!

綁定圖書館后將獲得以下功能

  • 1.向綁定的圖書館薦購圖書
  • 2.查看圖書在圖書館的館藏信息
  • 3.借閱圖書館的電子書并下載到移動端進行全文閱讀
展開引導圖▼

寧靜海

作者:(匈牙利)巴爾提斯·阿蒂拉
責編:張睿
譯者:余澤民

ISBN:9787544789677

單價:58.0

出版年月:2022-05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幣制:CNY

圖書分類:文學藝術

分類號: I515.45

語種:CHI

頁數:290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展開▼

評分:0.0

(本館/總:0/0人薦購)

目錄

序言
寧靜海
譯后記

展開▼

導語

“米蘭·昆德拉的繼承人”巴爾提斯·阿蒂拉代表作,比肩諾獎得主耶利內克《鋼琴教師》 當代歐洲文壇最先鋒、最具創造力的作家之一,被譽為“米蘭·昆德拉的繼承人”。 德國評論家安德里阿斯·布列登斯坦認為,《寧靜?!烦欣^了米蘭·昆德拉早期小說的傳統,將“冷嘲與憂郁、現實批評與形而上學、情色與俗世生存沉重地交織在一起”。 這是一本關于真實與謊言,欺騙與真相,熱愛與憎恨的杰作。以母與子近乎瘋癲的人生,呈現一個時代的荒謬與瘋狂,以及對人性的巨大傷害。

展開▼

內容簡介

“什么時候回來兒子?” “你去哪兒了兒子?” 三十六歲的作家兒子和話劇演員母親共同生活在一間公寓里。十五年間,他每次出門、進門,都要回答母親同樣的問題,編織不同的謊言;十五年間,他模仿叛逃的姐姐的口氣用左手給母親寫信,以朗誦會的名義不斷離開家,遇到愛人尤迪特,又遇到女編輯喬爾丹,了解到父親曾經作為秘密警察的真相;十五年間,在無數次“什么時候回來”和“你去哪兒了”之間,晝夜交替,四季更迭,政治劇變,東歐解體,窗外的世界早已變換,窗內的囚籠依然存在。 在濃烈、大膽、極具沖擊力和震撼力的描述中,巴爾提斯以母與子近乎瘋癲的人生,呈現一個時代的荒謬與瘋狂,以及它們壓抑人的力量。人人都是人性的囚徒,都試圖在極致的愛戀與極端的情欲中尋找內心的寧靜,猶如月球上的那片寧靜海。

展開▼

作者簡介

余澤民,作家、文學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1964年生于北京。1989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同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藝術心理學碩士研究生。1991年移民匈牙利,現定居布達佩斯。 主要譯著:凱爾泰斯·伊姆萊《英國旗》《命運無?!贰读硪粋€人》《船夫日記》,馬洛伊·山多爾《一個市民的自白》《燭燼》等。長期主持《小說界》“外國新小說家”欄目。 主要著作:中篇小說集《匈牙利舞曲》,長篇小說《狹窄的天光》,文化散文《咖啡館里看歐洲》《歐洲醉行》《歐洲的另一種色彩》《碎歐洲》《北醫暖記憶》等。

展開▼

前言

親愛的讀者! 正好是在二十年前,也 就是2001年我寫了這本書 。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講一個 人尋找自己內心的寧靜。不 過,在這本書里并沒有太多 寧靜的跡象。在我寫它的過 程中,我的身體里沒有。說 老實話,即使在我寫完T2 ,后,還是沒能得到太多的 寧靜。 在我寫完這本書的十年 后,我應上海作家協會邀請 ,成為少數能夠有幸在中國 度過比通常旅游行程長得多 時間的——或者說,能在有 生之年造訪中國的——匈牙 利作家之一。 我無從知曉別人的感受 ,不知道其他人如果有生以 來第一次去中國,他會經歷 什么。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 ,我在那里體驗到的陌生, 是我在國外任何地方都從來 未曾經歷過的。我沒有任何 的東西可抓。但是對于這個 事實,我只是在回到了匈牙 利之后才意識到,才真正地 面對它。毫無疑問,每個人 都向我刨根問底,問我在中 國時是什么樣的感受,但我 不知道該如何講述。好像我 并不是從另一個國家回來的 ,而是完成了一次登月旅行 。這就像有人問阿姆斯特朗 ,問他在月球上是什么樣的 感受,他恐怕一個詞都說不 出來,因為缺少可以用來比 較之物。中東是可以講述的 ,美國也是可以講述的,但 是中國不行。 然而比這一點更加重要 的是:從那個無盡的遠方, 我突然以過去從未有過的方 式看到了自己的文化,這是 此前從來沒發生過的。正是 由于這種經歷,使我在幾年 之后將自己的一部分生活遷 到了遠東,我在兩個世界間 奔波著度過自己的生命。 就在那年的一個秋日, 我搭乘一輛嘎吱作響的長途 汽車離開了與上海的摩天大 樓競相攀升的喧囂,去到一 個叫壽圣寺的佛教寺院。那 時候,我已在中國居住了一 個多月。的確,我真的覺得 我在這一個月里像度過了十 年。 我被安排在一間面向竹 林的客房里,當屋內只剩下 我一個人時,我突然開始抽 泣失聲。其實并沒有發生什 么特別的事,只是在這個陌 生之地,四十二個春秋的酸 甜苦辣傾囊而出,不過整個 體系還能夠運轉,就像用鋤 頭刨開了一座蟻丘。 在寺廟的庭院里,有一 棵一千兩百年的古銀杏樹。 它比匈牙利國家還要古老。 我在樹下坐了整整一夜,試 圖把我那些四散奔逃的螞蟻 一只只地捉回到一處,想要 重建體系。我找到了自己習 慣了的、安全有效的焦慮不 安。我想說的是,我生平第 一次這樣遠離自己的一切, 在大約一萬公里之外。遠離 我的語言和我的信仰,遠離 我的孩子和我的情人,遠離 我的寫字臺。準確地說:我 到過遠離這一切數千公里外 的地方,但是沒到過這么遠 的。 拂曉,當僧人們去用早 餐時,我才躺到床上。我不 是僧侶,沒必要拂曉去吃早 餐。我從長椅旁的地上拾起 一片樹葉,將它夾在《美麗 心靈——古代中國美學》的 書頁里,我背著那本書在中 國已經跑了兩個月,但只翻 過兩次。我撿這片落葉沒有 任何特別的意圖,就跟我在 旅途中撿的任何一塊石子、 一把沙土或一只干果沒什么 兩樣:將一個瞬間變成永恒 ,戲弄一下無常的多變。 我回到客房里才震驚地 發現,事實上我是多么的愚 蠢。那棵銀杏樹確實有一千 兩百歲,但這片落葉并沒有 那么古老。它跟寺廟院子里 的任何一片樹葉一樣,也是 在今年春天發的芽。但如果 我真的認為它沒有一千兩百 歲,我還是很愚蠢。想來它 從中汲取養分的樹干要比匈 牙利還古老,甚至超過了壽 圣寺。但是如果我認為這兩 個事實相互排斥,那我則是 最愚蠢的人。 我想說的是,我回到客 房里才震驚地發現,我既沒 有把我四散奔逃的螞蟻捉回 到一處,也沒有忘記它們, 我只不過意識到:這座蟻丘 坍塌了。此刻,在遠離我的 寫字臺一萬公里的地方,我 與寧靜同一的程度,就跟十 年前我與《寧靜?!吠坏?程度別無二致。 你現在正在讀的這本書 ,就像是壽圣寺一千兩百年 古銀杏樹的一片樹葉。這跟 世界上任何一本翻譯作品一 樣。它讓你感到的陌生與不 解,就跟一個兩千萬人口的 都市或一座佛教寺院讓我感 到的如出一轍。你永遠不會 知道,我用匈牙利語寫了什 么。我永遠不會知道,你現 在用中文在讀什么。但是即 便如此,我們還是會彼此相 知。 祝閱讀愉快! 丹爾提斯,阿蒂拉

展開▼

后記

寧靜海與壽圣寺 余澤民 1 寧靜海,本是月球上的 一片月海,早在1651年就 被兩位意大利天文學家正式 命名。許多世紀以來,人類 以為它是一片蔚藍的瀚海, 直到1962年2月“徘徊者8號” 飛船在寧靜海硬著陸之前的 二十分鐘發回了數千張照片 ,人類才知道那只是一片火 山留下的低地,阿姆斯特朗 在那里成功登陸,則又過了 七年。在那之前,寧靜海承 載了人類無盡的想象,對中 國人來說,那或許就是廣寒 宮。匈牙利小說家巴爾提斯 ·阿蒂拉(Bartis Attila)借 用這個天文地理學名詞作為 小說的書名,自然獨有寓意 ,它表達了一個人在尋找靈 魂寧靜過程中的憧憬、痛苦 、掙扎和失落。 這是一部母子小說。母 親維爾·萊貝卡和兒子住在 布達佩斯老城內一套80平方 米的公寓里。身為沒落貴族 后裔的母親曾是一位著名的 話劇演員,性感漂亮、情欲 不羈、爭強好勝、虛榮自戀 ,她認為“一個人只要需要 ,就能夠原諒自己的一切” 。在20世紀的70年代中期 ,拉小提琴的女兒借出國演 出之機叛逃,她受到牽連而 離開了舞臺,十五年里足不 出戶,將自己關在當作家族 遺產塞滿房間的舞臺道具之 間,屋里備有防火栓,門上 裝了多條防盜鏈,平時除了 搜集老同事的訃告、擔心自 己死后會被火化之外,將全 部精力都用來監視自己兒子 ,并且軟硬兼施地控制他, 反對他寫作,甚至阻撓他戀 愛。 兒子安多爾是位青年作 家,十五年前,他的雙胞胎 姐姐尤迪特叛逃后,他開始 與足不出戶的母親相依為命 。每天出門時,他都要將母 親反鎖在家里,但事實上, 他自己才是家中的囚徒。他 既要為母親買面包、唇膏等 所有物品,又要忍受母親的 歇斯底里、苦杏仁的體味和 變態的監視,同時還要以姐 姐的名義給母親寫信,并將 母親的回信鎖在抽屜里。 20世紀80年代末,外面 的世界發生了變化,冷戰結 束,鐵幕拉開,但對兒子來 說,這些變化與他無關,屋 外的專制解體了,但屋內的 專制變本加厲,家里的氣氛 令人窒息,安多爾只能借助 于寫作進行內心的逃亡,然 而他心里很清楚,無論怎么 逃,都逃不出母子倆共同編 織的憎恨與激情的網。 這是一部愛情小說。當 安多爾絕望地意識到他幻想 的自由與自己無緣時,在自 由大橋上遇到了想要跳河的 艾絲特。女孩是來自羅馬尼 亞的匈牙利族難民,為得到 一本匈牙利護照遭到移民官 的強暴。與安多爾的相遇, 讓她抓住了隨后一根稻草, 然而熾烈的愛情危機四伏, 兒子是被母親操控的線偶。 對這對情人來說,生活中的 寧靜虛無縹緲,就像月球上 的寧靜海。 這是一部犯罪小說。母 親萊貝卡的表現欲、占有欲 、控制欲極強,可以說是俄 狄浦斯傳說的現代版,只是 安多爾的悲劇感要比俄狄浦 斯更強,因為還有說不出口 的罪惡感隨著時間不斷發酵 ,愛情也無法幫他掙脫母親 的綁縛。小說中還有一個重 要角色是喬爾丹·伊娃,她 的出現更是把安多爾推進瘋 狂的旋渦。這個“傲慢自負 的文化婊子”不僅對安多爾“ 潛規則”,她還是安多爾父 親昔日的情人,曾安排他父 親身經歷了第二次的屈辱。 因此,巴爾提斯從降生的那 一刻起,就背負了一個民族 的屈辱記憶。 巴爾提斯的母親是位小 提琴手,父親巴爾提斯·費 倫茨(Bartis Ferenc,1936 —2006)是位知名作家、詩 人和記者。在齊奧塞斯庫統 治時期,巴爾提斯的父親先 后五次被捕,飽受鐵窗之苦 。他第一次被指控犯有叛國 罪時,只有十三歲。1956 年10月,匈牙利爆發了人民 自由革命,巴爾提斯的父親 在艾爾代伊被捕,年僅二十 歲就被冠以反革命罪判處死 刑,后來改判有期徒刑,在 監獄里度過寶貴的十年。出 獄后,他不僅遭到舉家流放 ,還時刻面臨被捕的威脅。 1983年夏天,巴爾提斯的 母親病故。1984年11月15 日,父子倆一起被羅馬尼亞 當局驅逐出境,同時羅馬尼 亞國籍被注銷,他們移居到 布達佩斯。巴爾提斯失去了 母親,離開了故鄉。 巴爾提斯回憶道:“直到 1990年1月2日,我才第一 次被允許回鄉探親。而直到 1991年12月,我父親都不 許入境,被禁止參加我爺爺 的葬禮。羅馬尼亞邊防軍耍 了一個這樣的花招,他們將 我父親的護照拿進哨卡檢查 ,過了一會兒,他們從屋里 出來,說我父親持的是無效 護照。怎么會無效?因為護 照里缺了四頁。實際上是被 他們撕掉的。說來很巧,當 我聽說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 決的消息時,我正好在德國 ,就在同一天我得到我孩子 出生的喜訊。我當即趕回布 達佩斯,然后去了艾爾代伊 ?!? 受到父親的牽連,巴爾 提斯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動蕩 不安,不斷地轉學,總是不 能完成學業。流亡之前,他 在家鄉讀過美術學校,遷到 布達佩斯后,曾到科爾切伊 中學參加了兩項入學考試, 但最后還是留在家中接受私 教,最后勉勉強強地從夜校 畢業。之后,巴爾提斯讀了 兩年記者學校的攝影專業, 但從來沒當過攝影記者。他 還讀過一段天主教神學,但 是最終也沒有學完,而是聽 到了文學的呼喚。 巴爾提斯的家族里有文

展開▼

相關圖書

薦購本書

推薦等級:

確定 取消

加入書架:修改

確定 取消

加入書架:我想讀這本書

確定 取消

分類:創建分類

確定 取消

分類:修改分類

確定 取消

分類:修改分類

確定 取消

個人筆記:我要寫筆記

確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愛書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號 館員登錄

置頂